行走山海之间 播撒幸福阳光 ———记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洋口小学缪莉丽老师

2024-03-12 09:01 如洋教

她以阳光般的无私奉献乡村教育,以阳光般的温暖哺育海滨学子,以阳光般的执著精掘育人课程,以阳光般的热情书写支教故事……25载的教育时光,如散发光晕的成长年轮,留下了她执着前行的坚实足印,镌刻着她逐梦教坛的旖旎风景。她也获评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感动南通 教育人物”、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如东县名教师等30多项荣誉称号,她——如东县洋口镇洋口小学缪莉丽老师。

矢志不渝立渔乡 润物无声践初心

19988月,作为“优秀毕业生”的缪莉丽,毅然回到了黄海之畔的母校洋口小学。25年的栉风沐雨,苍老了她的脸庞,却改变不了她的初心!她像滩涂上的蒿草,扎根盐碱之地,努力蓬勃生长,矢志不渝地把“献身家乡教育事业,反哺父老乡亲厚爱”作为人生目标。

她真诚关爱呵护身边的渔乡娃。从曾经的“知心姐姐”,到如今到“爱心妈妈”,孩子们所送的温暖的别称中,都装着数不尽的故事。早在2000年,她就关注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亲情缺失、倾诉缺乏等诸多问题,她开设“知心姐姐”信箱,并在学校的广播台开设“心语心愿”栏目,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每到假日,她会邀请单亲的孩子到家中,改善伙食,洗发梳头;她自购书籍,将自己的小书房变成“阳光书屋”,为留守儿童的假日阅读提供便利;她又征得村委会的支持,创建“爱心家园”,建立假日雏鹰分队,组织老师和返乡大学生无偿为留守孩子辅导功课、培养特长。

图片3.png

作为班主任,她更是精心浇灌着小苗,用绵绵的真情撑起一片爱的天地。曾有两个让缪老师特别牵挂的孩子,一个幼年丧父,一个母亲出走。针对孩子自尊心极强的特点,她鼓励孩子担任班委和课代表,让他们逐渐变得自开朗。每天早晨,缪老师总会唤上邻近的冬伟结伴骑车上学;天冷了,缪老师亲自为两个孩子编织手套;天热了,缪老师又会送去几件T恤作为奖励。言传身教,班上的孩子也像她一样,默默地帮助着他俩。在母亲节,冬伟作业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我的妈妈不见了,但我不怕,我有老师妈妈。”缪老师激动不已,郑重地写上:“好想有你这样的儿子”。后来,她与小银、冬伟的故事——《换一个爱的方式》刊载在《大家教育周刊》上。有三年时间,缪老师被交流到更偏的村小任教,班上的俊豪和冰冰是令很多老师头疼的“特殊儿童”。但是令大家诧异的是,他们在缪老师的身边却是那般安静乖巧、认真努力,因为缪老师的“智慧故事匣”“百变糖果盒”“神秘游戏库”就像一个魔法宝盒,陪伴着这些孩子,让他们喜欢学习,爱上努力。

拳拳爱生情,如暖阳一般沐浴着幸福的花蕾,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如东县红旗中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她也先后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并获评如东县 “园丁奖”感动南通·教育人物 等多项殊荣。

勤耕不辍采骊珠   深耕沃壤育桃李

对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来说,课堂是乡村学子成长的希望田野。于是,她如农人一样勤耕不辍,力求给予学生醇厚的滋养,她借助阅读,探寻着学生垫高思维深度的支点,拓宽学习宽度的路径。她的备课稿总是字斟句酌,用最精当的语言准确表达所思所悟。2014年,通过层层遴选,她在南通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评委们一致认为她的课堂“灵气中透着大气,质朴中含着清新”。近年来,又先后在省市县级语文、班会等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被遴选入南通市名师工作室、南通市小学语文读书会、如东县名师提高班,获评“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如东县名教师”。

图片4.png

但她深知,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不在于自己有多“高”,而在于将学生带得有多“远”。一直以来,她在语文教学中都在坚守一个信念:要用“阅读”改变渔乡娃,要让他身上不但有着质朴的“海腥味”,更要充满馥郁的书香气。她用慧心与匠心开辟乡村教育的新天地,把广阔无边的黄海滩涂、村野乡间当都做语文教育的源头活水,创建 “田园实景式”的教育生活:种春花、赏秋果,在曼妙的柳枝下吟春诵柳,伴着桂子的幽香仿写古文;赶海踏浪,挖蛤拾贝,放飞板鹞,也用稚嫩的笔触记录着每一次与海的亲密邂逅;元宵制花灯、立夏绘彩蛋、春节享民俗,让每一个日子都因为文化的浸润而变得诗意明媚;寻找老物件,致敬旧时光,重拾老游戏,感知新乐趣,用传统怀旧的色调把童年涂抹出文化的质感……这一系列的课程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生活,濡养了田园诗情,重拾起专属乡村儿童的文化自信。孩子们也在浸润中实现着美丽的蜕变,多年来,她的学生展现出极高的语文素养,孩子们善思考、会读书、乐表达,书法作品、习作近40多篇见刊。

缪老师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担当着乡村艺教骨干。她是学校民乐社团的指导老师,还是喜欢为给孩子创编排演诵读、校园剧。在她的熏陶和培养下,一批批的艺术新苗在在县市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近几年,在市县经典诵读、校园剧大赛中,她编写策划并参与排演的《梅之韵》《我愿为莲》《木兰诗》《精忠报国》等节目市县比赛中屡获佳绩,并亮相如东“少儿春晚”,这样的活动烛照了海滨娃的七彩的童年。

千里巴蜀携春行 润花梳柳玉汝成

2022年夏季,已迈入人生之秋的缪老师,毅然选择了逐梦远行,主动报名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援陕”支教。于是,这一串贯穿四季、联动山海的履痕,留下了她与山里娃之间的美丽佳话,也交织着无限情谊。

她就像一盏温暖而明亮的引航灯,把语文的纯粹之美绘映在山里孩子的眼眸里,并引领西部老师躬行课堂,执着教研,为山里孩子的成长筑梦点灯。她参与“名师公益”送教课,组织“山海有约”教研行,课堂里观摩诊断,引领示范;课堂外调查剖析,交流碰撞;牵手青年教师,组建成长联盟,策划线上教研……在阳春镇,在青树镇,在二龙山……汉中南郑的山山坎坎,都留下了她不竭跋涉的足迹。她让南通“立学课堂”、如东“真学课堂”的种子,沐着山海情,在遥远的巴蜀破土向阳。在她的指导下,这些胆小羞涩的山里孩子也争当课堂的小主人,有时是领学小导师,有时是合作好拍档,有时是金牌讲解员,有时又是最佳点评者,孩子们优秀自信的模样,让当地老师交口称赞。她坚持陪着山里娃端正习字,静静地品味阅读的香甜,精心策划了“汉小最美声音——朗读亭”主题诵读活动、“红领巾献礼二十大 汉山娃逐梦新时代”大队委竞选活动、“汉山娃娃集福趣多多”寒假特色作业设计,为当地学校的活动开展画好样板图。

图片5.png

她积极抓住支教契机,为苏陕两地师生架设起文化与友谊之桥。教师节,她组织两地师生共同完成音诗画《爱在山海间》,通过隔空同诵诗歌、联合完成作品打开一条文化共建的新路径;中秋节,她组织两地学校开展“千里同明月,苏陕一家亲”主题活动,她捐赠2000多份“苏式”月饼,带领两地孩子共赏一轮月、同送一首诗、同诉一段情;她带领两地孩子共度立夏,共享节日文化,让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她精心制作微课,让两地孩子走近彼此的家乡,真切触摸大美如东的海韵风情,巴蜀之地的深厚底蕴。她组织了“心手相牵”“相知山海情”活动,通过常态化的书信、线上互动等的方式让两地孩子诉说着牵手成长的美丽畅想,让友谊之树蓊郁常青。她还积极做好爱心助学的使者,这一年,为4名家境困难的学生捐助衣物和生活用品,对1名山区特困学生进行长期帮扶。她用心书写着教育“双城记”,赢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点赞,她的支教故事在“学习强国”“江苏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关注如东”等媒体公众号推送。

“金杯银杯也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她真心的付出换来社会的认可。她把这一切当成鼓励和鞭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广阔无垠的教育星河里,虽算不上最亮的一颗,但也要用萤火之光,为孩子们照亮行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