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逐前沿 艺弄潮头 ——记陈富强的陶瓷技艺

2022-09-08 09:21 邓凯

文/邓凯


1982年的仲秋,陶都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的校园里伴随着新生报到的脚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来了一位脸上透露着稚气,眼中扑闪着光华,脑门秀亮着机灵,眉头洋溢着喜悦,气宇谦恭质朴,充满青春芳华的少年。他就是度过苦寒怀揣着全地区中考前十名成绩来此求学的陈富强。亚里士多德说的:“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也是陈富强的天性,四年的求学生涯,他在张志安、任敷孟等老师的培养下,努力地向书本学知识,勤奋地向实践学技能,刻苦地向前辈学传承。林语堂曾说:“读书,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在这里他开了专业茅塞,学了陶瓷新知,濡养了艺术心性。


1986年的初夏,他结束了系统的陶瓷工艺专业学习,以优良的成绩,在师长的殷切期望下,在同学的尊重道别声中,放弃了分配到机关工作的机会,心怀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用辛勤的汗水实现志愿的梦想。如北野武所说的那样:”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豪迈,在热血与勇气的激励下,踏着时代的节拍扎进宜兴电器陶瓷研究所的泥山釉海里,白天在泥料搅拌机的轰鸣中,实验最佳的泥料配方,夜晚在灼热的窑炉旁,观察记录烧结的情况,空余在宿舍抓紧学习理论知识。在一个人,一间房,一只炉,一手泥的历练中积累,在一心一意一只壶的追求中成长。在虚心向师傅请教工艺,潜心向实践学习成型,耐心在试验中磨砺中成才。在泥料,釉水、造型的日日相伴、夜夜相随、四季更替中,他研制成功了釉水出彩的独门配方,获得了泥料配比的安全要诀,取得了完美造型的得意之作。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不断赞誉,也赢得了同班女生的芳心,在紫砂事业的求索路上有了一位携手相伴的同行者,她就是宜兴陶瓷中专的许敏芳老师。“人类唯有生长在爱中,才得以创造出新的事物”。尼采的这句名言,从此使他人生的微笑向阳而开,把爱的力量聚砂成器。


1994年秋,基于其前期的系统学习和刻苦钻研,陈富强被派往日本爱知县陶瓷中心学习。在日期间陈富强充分表现出了其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朴实求真的学习能力。在这里,他看到了智能化的陶瓷加工设备,听到了现代的陶瓷生产技法,学到了先进的陶瓷生产流程。使其在理念上更为先进,在泥料上愈加讲究,在烧结上更为科学,在技法上日趋成熟,在造型上不断精进,在工艺上更为完备,以至于在日本陶艺同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回国后,他将日本现代陶瓷技艺与宜兴传统陶艺制作工艺相融合,凭借他聪明的智慧和创新的思考,其对陶瓷工艺的掌握不断改进,以至于身处陶都初出茅庐的他,就常常被相关企业请为上宾,聘为专家,指导陶瓷生产。


40年后的今天,陈富强头戴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江苏省产业教授,宜兴市陶瓷学会副理事长等诸多头衔,获得了诸多先进荣誉,在古老的陶都发出了自身的光芒,先进是先进者的冲锋号这句名言,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但他仍没有忘记来时的泥泞之路;仍矢志不渝坚守初心,不忘理想;仍如苏格拉底所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现在,在陶都川埠路23号宜兴万宝陶业有限公司,他已经营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这里既有青竹疏朗,粉墙黛瓦的静逸,也有马达轰鸣,陀轮旋转的忙碌;既有窗明几净,宁静雅致的生活气息,也有泥水溢流,车水马龙的工作场景。这里有他生命的姿态,也有他艺术的追求,有他文化的向往,精神的寄托,也有他执着追求后的叹息,思绪焚化后的灰烬,更有时光匆匆忙忙,季节寒来暑往中他人生的烟火滋味


在他工场朝南的待客茶室中,陈设有他设计制作的各种紫砂器物于周边,这里既是他自己的一方乐土,也是广大紫砂爱好者的聚集交流之所。在这里会宾朋,叙友情,聊雅趣,坐听知音,不闻窗外事,只谈物中趣,以脱世平静的心,在隔绝俗世的光阴里,体会淡淡的情谊。在这里,春可见绿色葱茏,夏可听蝉鸣歌唱,秋可闻桂香扑鼻,冬可感暖意浓浓。在这里可超脱摩肩擦踵的人流,品茶赏壶的闲逸,除却风尘的静好,用此时的静怡永续余生的平和。


另一侧的工作室里,陈富强大师却常以明月清风的情怀,追思传统的文化,以包蕴山河日月的气度,求索在创作的遐想中。当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粘接的夹缝中,总怀有传统的心态,所以总想到传统的物化传承中,去寻找文明传递的痕迹。在这里,一方面他感怀传统精髓,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地关注当下技术,面向未来艺术,到星空中追寻明天鲜亮灼烈的艺术太阳,是他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他在这里创作、设计、制作、调釉,练泥,做壶,在手和泥的搅拌里表达格物致知的精妙,是他物质的追求。


现在他仍记得小时候的乡土,玩过的泥巴,住过的泥土房,走过的泥泞路。当然,今天的他,对泥土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掌握,经过几十年的钻研,陈富强对品种繁多的宜兴陶土的理化特性了如指掌。不管是以紫色为主的风化不充分的脆硬石骨甲泥,还是氧化铁含量较高原矿坚硬如石的红泥,抑或是以土黄色、灰白色为主的间色细软粘土嫩泥,甚至一些非主矿区采挖的泥料,凭借着他几十年来的历练,他都能看出其中高岭土、石英、云母粒及赤铁矿的比例和相应的泥土特性,成型特点,烧结温度,以及适合做成哪种器具。他指着露天堆放在他工作室一隅的一大堆泥岩说,这些泥岩需要日月风化,待其松散后,通过破碎机初碎,轮碾机粉碎,再通过选定的筛目,潮水后经练泥机捏练,成为熟泥料,然后根据制作需要掺入粗砂、钢砂,以使器具烧成后珠粒隐现,产生橘皮、梨皮的质感。在和泥时就要综合考虑将来做成器具的大小,加工的工艺。在泥料粗细,耐火温度,收缩多寡,烧结以后的表皮效果,手感效果,色泽效果,以至于有些需要上釉彩绘的效果也都必须早做打算。为了配好泥料,他总是精挑细选,反复检测,保证做成的用具,经得起科学的检验,这就导致他的用泥,更为精到,安全更加可信,其用泥料全部是宜兴万宝陶瓷有限公司出品的万无一失的宝藏泥,也称为富强泥,突显了其用料的富贵强韧之实。这些泥料做成紫砂器具后,把玩日久在天地岁月的摩挲之下,泥质会透露出一股如他气质一般的沉敛稳重之气,其精光内蕴,不耀目晃眼,握入君子之手,是能体会到静逸闲定之意的。


为使传统陶瓷的表现力更为丰富,陈富强还致力于釉彩的研究。紫砂的色泽的体现不仅表现在原始质朴的泥料上,更多地还体现在陶釉光彩上。陈富强对硅酸盐釉料的掌控,是在几十年来数以万次的小试、中试、大试和批量生产,精工制作中不断提升掌握的独门技艺。其釉料配方中常以石英、长石、粘土为主要原料,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些特有配方,如加入一些太湖底泥,特定的草木灰等,经淘洗后调水勾兑,涂于紫砂坯体表面,经焙烧熔融,在紫砂器皿表面形成玻璃质覆盖。这样就提高了紫砂的强度、稳定性和美观度。他研究出来的釉彩色泽鲜艳,还原性佳,釉面干净,饱和度高,调和性好,具有更高的性能特点和健康安全性。他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调制釉水,使釉水的膨胀系数略低于坯的膨胀系数,产品烧成时坯釉能牢固地附着在坯体上,不易脱落,釉的烧结温度略低于坯体的烧成温度,紫砂坯体上的釉水就会厚薄均匀地笼罩其上, 坯胎烧结时也不至于变形。按釉面烧结后呈现的效果,他制作有透明釉、乳浊釉、结昌釉、碎纹釉等多个系列釉水。这些釉水具有在液态时易于施涂紫砂表面而不产生釉泡和针孔的优点,涂敷时易于按施釉工艺进行蘸釉、刷釉、荡釉、洒釉、轮釉、浇釉、浸釉等不同的方法上釉。他的釉水由于具有这些特出的优点,使销路也格外广大,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喜爱,他自己也用其特有的釉水创作艺术品并多次获奖,受到大家的追捧。


这些艺术品气质古朴,色彩华丽,烧结后气韵生动,炫丽夺目,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散发出时代的光彩。在“敦煌挂盘”中我们可以托腮静听唐韵胡乐,遐想宇宙星空;在“ 流釉出战乾”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细碎都是浩瀚中的点点滴滴,远观饱满敦厚浑然一体,近看釉淌淋漓情怀满溢;在“釉彩鸡冠花”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浓烈鲜亮,对比强烈,个性鲜明的作者刚毅性格;在“花釉鼓瓶”的釉彩流动中抽象的荷包牡丹花娇艳欲滴,有求必应及善解人意的心语;至于“窑变手拉碗”、“手拉陶罐”、“陶艺茶等各式器皿,经他之手都掩盖不住地绽漏出大气和雅致,焕发出有别于日用陶器的粗陋,而呈现出精致典雅,脱俗高贵的艺术价值,展现出不同凡响的技艺特征, 呈显出宜兴陶瓷的当代面貌,扩展了丁山陶土的多面性,丰富了紫砂题材的多样性。


陈富强凭借着对中国文化深沉的爱,对艺术传承的虔诚膜拜,四十年来矢志不渝,不管寒冬漏夜的寂寞煎熬,还是酷暑孤灯的蚊虫叮咬,由于其在技法和内涵上下的功夫了得,一路走来,所设计的每一款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传统文化色彩,反映出深刻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审美。他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儒释道间,纵横逢缘,贯通有序地传承融合;另一方面又不断创新,凤凰涅槃,在炉火中羽丰神髓地新生,体现在他的紫砂作品上。


茶具《汉风》系列,以儒家得到昭彰的汉文化为依托,以礼乐女为原型,壶盖似发髻,壶体仿汉服腰束,公道杯与配套茶杯一气呵成,置于茶台,古韵凝重。此套茶具,眼赏手抚,谦谦和悦,摩挲把玩,温润厚重,观其工,精致细作;赏其形,追意思古;啜其茗,润泽心扉;临其境,可寄闲情;会其意,淡忘尘嚣。


《鱼乐壶》则壶身圆鼓,嘴小肚宽,如临波的鱼儿逐波浅浪,游乐自在,壶把化像鱼尾,曲弹欲跃,欢撒喜戏,壶嘴、壶身、壶把衔接流畅,把玩于手,“似与游者相乐。”更有“鱼乐”寓意,在与道逍遥的精神气度中,淡泊世俗名利,寻求人性的真心情。


后续推出的茶壶《蛙趣》、《梅桩》、《柿圆》、《逍遥竹》等也都体现了其多年的才艺积淀,根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精心设计,还有一些如《彩蝶》、《桑扁》等,都是尊天道,循自然的必然,细观可体会到其,鱼乐于水,鸟翔于天,蛙伏于池,竹长于土,人活于世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并对象化到具体物件中的艺术实践的过程,是设计者的精神自由、人格自在、文化自觉。是儒之风雅,道之风格,禅之风月的综合体现。


以茶养人,以壶养心,每个壶都注入了他的灵魂与技艺,在这些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他独一无二的精、气、神,韵和蕴含的天、地、人、物的交融。“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些作品是广大紫砂陶瓷爱好者的知己和喜爱之宠、赏识之物。


陶瓷承载着文明的曙光,从远古走来,是华夏文明的原始基因,是中国文化的根脉之一。它穿越了时空,今天通过陈富强的制作走到了我们面前。它传达着制作者个人的才情气质,流露出他的书生意气。陈富强喜爱读书,始终把学习作为他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增进知识,增长学识、增广见识。他在试验釉水的实验中,从书中掌握理化反应的原理;他在调制泥料的过程中,从书中寻觅物化配比的妙方;他在业余闲暇的时间中,从书中领悟文化艺术的精髓;他在成长奋斗的历练中, 从书中感悟参化人生的真谛。


周国平说:“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陈富强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对艺术的追求,多次获得工艺美术、陶瓷大展金奖、银奖;又有对技术的探索,手握八十多项专利技术;还有对经营的擅长,出口创汇数千万元的万宝陶业有限公司,这真是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他魔法附体的才能体现在他人生开挂成就上。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三毛所说的这段话在陈富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他天长日久所读的有字书,无字文,都表现在他日常的高洁精神世界中,他以悲悯之心关注着普罗大众琐屑凡庸的生活,以宽大的胸襟善心对待所有人,处理身边事。今天作为企业家他成功了,作为艺术家他成名了。但他没有忘记那些仍在风雨中兼程的人们,他总想着给别人撑把伞,避风挡雨,为后来者掌一盏灯,照亮他们的前程。作为省内外多个高校客座教授和大学陶瓷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他常常指导青年艺人和一些相关的企业,帮扶他们更快成长。在他的公司里专门设有数千平米的陶艺传习场所,青年学子从各地来到这里相聚一堂进行交流切磋,使他们在这里触摸到了传统,感受到了现代陶瓷技术的传承和发展,体会到了手与泥的亲密,笔与土的缠绵。青年们在陈富强大师的指导下开展创作,承受着陶都的文化传承,得到老师的技艺传达,又把对紫砂创作的实验艺术观念和创新探索精神在这里表现出来。为传统的陶艺注入了当代的活力,促进了陶瓷艺术在青年中的传播,桥接了艺术的传统价值和时代特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良善之举是陈富强善良的天性,也是他的梦想所在,正应验了林语堂说的:“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今天,当他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这些美好梦想就在他的行动中见光体现出来报效社会了。


一个人的艺术造诣会随着他的人生阅历,生活工作体验而不断成熟,最终会提升为他的哲学观。这需要把他的全部的学习和生活收获,把他对艺术的理解和修养不断转化为自己的感悟,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精神。陈富强说“如何让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时代的生机,是当代陶瓷人的责任!” 听到这话,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性、仿佛让人感觉到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仁者气象”和“天地情怀”。然而一般人在世俗的社会里,这点浩气难免让功名扭曲一些,利禄磨去一点,光阴错过一程,蹉跎耽误一段,再被人情世故牵绊一阵,世道叵测削去一角,磨来挫去,一辈子就落入了俗套。特别是在某些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诱惑下,有多少艺人能在喧嚣尘世中不迷失自我,像他这样能真正坚守本心,克己修身的不多,陈富强无疑是能够让人称颂,并具有自己艺术精神的一位大师。


在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尘世永远是喧嚣的,一代又一代的人,一件又一件的事,无数的诱惑和欲望,梦想和奋斗,光荣与屈辱,留下了无数精神的废墟和物质的砂砾,都被历史的车轮压下,卷起,扬作万丈红尘。在这红尘中留下了陈富强清晰的脚印,是他奋斗中的落脚点,着力点,时间将它连缀成了一条曲折的路,在这条路上,刻记着他生命的每一寸历程,每一分价值,当后人望着那深浅不一的脚印,便会体会到他曾胼手砥足的辛劳,汗流浃背的艰辛。这些脚印是他奋斗的印记,开拓的标记,是后人对他肃然起敬的凭记。


今天,年近花甲的他,仍在发展中孜孜以求,趋行在陶艺这个亘古的事业中,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泥浆沾满一身,汗水飘洒一地。他累,却从不止歇,他苦,却不避艰险。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他的梦想一步步达到,一天天实现。我们祝愿他行者长至,为者常成,在成绩面前不停步,在奋斗路上不停息,逐浪技术前沿,勇立艺术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