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成人口生活在沿海百公里内:全球滨海论坛聚焦生态保育

2022-09-08 09:55 袁杰

1月10日至11日,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政府主办,以“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全球滨海论坛在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召开。


盐城是中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2019年7月,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滨海地区是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全球约40%的人口生活在沿海100公里范围内,滨海地区的人口平均密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与此同时,随着人类沿海开发活动的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滨海地区已成为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通过视频连线参加论坛的印度尼西亚海洋事务和渔业部海洋空间管理司代司长巴穆奇•李斯特里表示,不可持续的发展和渔业活动、污染、气候变化以及灾害带来的多重压力,正严重影响滨海生态系统和社区,保护滨海生态系统是实现可持续滨海管理的先决条件。湿地的萎缩尤为值得关注。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的扎克•戈德史密斯在视频连线中表示,自1700年以来,全球失去了90%的湿地,大部分都是过去一百年内消失的,消失速度比森林快三倍。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聚焦滨海生态系统、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等开展交流,认为滨海保护是全球共同课题,应推动建立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国际平台,制定契合客观需要的滨海规划和治理对策。


地处长三角这个经济活跃区,盐城精心编织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面绣”。作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补给站,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在盐城停歇、繁殖或越冬,当地曾放弃已经获批的百万亩滩涂围垦计划,将这片区域作为鸟类栖息地严格保护起来,与全球的滨海湿地共同构成迁飞物种的避风港。同时,以“生态”带动“业态”,从吃“资源饭”到吃“生态饭”,2020年黄(渤)海世界自然遗产地及周边社区游客量达到183万人次,遗产地外围正规划世遗小镇、特色村,为生态旅游配套服务。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前主席章新胜表示,“世遗”为盐城开启了世界之门,也为中国开展滨海湿地国际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盐城市副市长蒋巍表示,本次论坛上,各方对滨海价值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共识,对国际合作的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果想走得快,可以一个人走;如果要走得远,就需要大家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