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军:从“泥瓦匠”到集团“掌舵人”

2022-09-06 14:22 谭佳颖

“83年那时候,我砌墙不用带线,随手就砌墙,砌完后都是符合标准的。” “那时候南通铁军的精神是什么‘吃三睡五干十六’,吃饭三小时、睡觉五小时、干十六个小时,那时候我们是这样的。” 回忆起自己锤炼砌筑“手艺”的经历,马和军充满自信和自豪。


1980年,马和军高中毕业后加入了胡集建筑站(达欣公司前身)成为一名“泥瓦匠”。他勤学好问,有空就琢磨技术,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师傅、用心记录,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马和军练就了娴熟的技术,历经整整三十个年头,马和军从一位十七岁的青年成长为了有扎实技术、有责任担当、有长远目光的中年人,在2009年成为南通市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获得砌筑工技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获评首届“江苏工匠”、南通市建筑铁军创建功臣、江苏省建筑业优秀企业家、建国七十周年·全国建筑工匠等荣誉称号。


从业40年来,他坚守匠心,对建筑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在建筑施工工艺上不断创新突破,一砖一瓦潜心砌筑达欣铁军建筑工匠新高度,公司建筑工程多次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带领企业先后获得中国建筑业竞争力200强企业、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等一批国家级、省级荣誉,将工匠精神演绎得熠熠生辉。


精益求精 勇攀工艺高峰


作为公司“掌舵人”,马和军担任着领航员的责任,他深知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他带领团队潜心专研,发挥引领作用,比如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深基坑支护过程中的锚杆施工技术,长期接触中,马和军发现,传统锚杆施工技术局不仅限性很大,且工程完工后锚杆不能回收,造成资源浪费。让锚杆施工技术符合绿色施工节能环保要求引起马和军极大的兴趣。他白天带着团队“泡工地”、反复试验;晚上下班翻阅资料研精苦思。经过3个月的钻研,他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具式锚杆施工工法,在施工中螺旋钻头与钢绞线被置留于孔内,钻杆退出时通过钻杆中心孔注浆,简化了施工过程,实现了锚杆工具式施工,加快了施工速度,锚杆孔壁呈螺纹形,锚杆抗拔力提高了10%,直接费用降低了22%。2016年,这项绿色工具式锚杆施工技术研究成果被鉴定为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当年一把泥刀、一桶砂浆的建筑施工模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机械操作代替,企业要发展必须注重科技创新。”


2012年4月,马和军带头筹建企业技术中心,并与高校、科研院所结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在深基础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机电安装、BIM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此同时,大力倡导在施工中推广“四新”技术,开展“比创新亮素质、比技能亮绝活、比贡献亮业绩”的“三比三亮”活动;在绿色文明施工中开展“比创新降能耗、比技术降排放、比管理降成本”的“三比三降”达标竞赛活动,以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解决施工难题,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工效。


2014年,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获得省级认定,先后主参编国家标准、行业规范7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应用示范工程1项,国家级工法3项,发明专利8项,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63项,省级工法78项,国家级优秀QC成果103项,省级优秀QC成果216项;鲁班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4项,省级优质工程72项;国家级文明工地32项,省级文明工地118项。


匠心传承 培育高技能人才


达欣集团江苏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杭小建于1999年参加工作,20年来兢兢业业,承建的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项、詹天佑奖2项,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4项,省级优质工程8项。他常常针对施工难点挖掘科技潜力,利用新技术、新工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创新设立钢筋绑扎水平弹线、竖向标杆制,模板支设定型制,实现了很好的施工效益,也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经过20多年的培养和锻炼,杭小建由预算员、项目经理一步步成长为达欣集团董事、第一工程公司经理。


在达欣集团,杭小建不是特例。近年来,该集团先后有18人获得全国优秀建造师,近百人获得全国QC成果或发明专利奖。这些成果的取得,是马和军领衔创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工作室,厚植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土壤,夯实激励创新长效机制结出的硕果。


作为工作室领衔人,马和军遵循着“出标准、出方案、出人才”的理念,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推行师带徒星火计划,利用“传、帮、带”,扩大员工培训受益面,实施“达欣集团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深入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窍门、小设计、小建议“六小”竞赛活动,鼓励职工主动钻研技术,大胆改革创新。


在马和军工匠工作室,达欣集团工会主席温鹤华介绍了工作室2020年度创新工作目标和完成情况。工作室就像“大本营”,每年都要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制定创新计划和方案,所有职工全员参与创新实践,每完成一项创新指标就能培育锻炼一批人才,从而带动各个技能等级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整体提升。温鹤华表示,马和军还经常强调,要给年轻人空间和平台,让年轻人看到希望、充满干劲。在马和军倡议和推动下,公司形成了“经营持股、鼓励先进、进退有序、合理流转”的股权流转机制,打破股东终身制,让股权流转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持有股权,以股联心,促进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关爱职工 保障职工权益


去年9月,达欣职工张加华突发脑溢血、病情严重,抢救及康复治疗花费36.5万多元,享受国家医保政策后个人仍需承担12万多元,负担沉重。公司及时启动大病救助机制,又为其报销10.2万多元、捐助6.4万元,帮助张加华渡过难关。


“不能让职工因病致贫,要保障他们基本生活无忧。”在马和军强力推动下,达欣集团在建筑行业率先创新实施《大病救助管理办法》,为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发放生活补助费,同时对他们的医药费除可报销的费用外再实施40%-85%的救助,每年发放职工大病救助20多万元。截至目前,已救助38人次,有力解除了患病职工和家属的后顾之忧,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职工是企业的财富。”马和军始终奉行“职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设身处地为职工谋福利。他心系职工身心健康,要求各工程公司、项目部倾情关注“三高”等亚健康人员,每天为高血压人群测量血压,督促他们服药。高温季节,除要求各工程公司、项目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外,他还组织工会委员开展高温慰问活动,为职工送清凉。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做好工伤保险,积极给职工缴纳商业保险、雇主责任险,全过程、全人员、全覆盖,最大力度保障职工权益。


2020年5月1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行。达欣集团迅速举行“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专题培训会,邀请南通市相关专家,结合实际案例全面解读《条例》,成立了由马和军牵头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领导小组,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项目上安装实名制通道,不拖欠职工工资,不给职工打白条,有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