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决策者的力量
首页
|
/
热点
|
/
观点
|
/
专题
|
/
社会责任
|
/
企业家
|
/
投资者教育
|
/
智库
|
/
文化艺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怀念方敬先生
2022-09-08
文/赵毅方敬先生一生从事教育,是当之无愧的“先生”。方敬先生享年八十七岁。作为全国道德模范,2017年11月17日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方敬先生祖籍江苏赣榆,与我同乡。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友人介绍在沪有幸结识方敬先生。方先生热情好客,博学幽默。每到他虹口区家中拜访都受益匪浅。方先生好喝酒,每逢亲朋来访必定要喝几杯。下酒菜很简单,四个小碟(花生、烤夫、炸鱼、咸菜)。酒是大众化老...
专题
书画频道上海站|展讯“一时兴会更無前”——周根宝小品观摩展(线上展)
2022-09-08
书画频道上海站|展讯“一时兴会更無前”——周根宝小品观摩展(线上展)
专题
周存玉艺术作品欣赏
2022-09-08
文/赵毅周存玉先生是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涉及雕塑、书画、陶瓷等方面。另外,周存玉还在美术理论、工美设计等方面出版了专著。全国政协委员,中美协、中书协理事,原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林阳先生评价周存玉艺术作品时说:“周存玉先生的艺术作品是从一个高峰,沿着山脊走向另一个高峰,可以说他找到了捷径,为此,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造型艺术及艺术设计方面有独特的造诣”。 周存玉书法作品周存...
专题
金大翁:艺行天下,不忘乡音
2022-09-08
金大翁今年57岁了,距离他17岁离开永嘉外出求艺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四十年兜兜转转,他又回到故乡,对着这片土地兴叹。在人生的前半段时间里,他习惯了用沉默和行动回应一切,先是跟随洛阳著名书法家李进学闷头苦练书法长达十五年,之后又因对陶瓷和绘画的一腔热血,在景德镇的古窑里研究了十年,画八哥、制瓷器,最终成了“当代八哥第一人”……在年少追逐的声名问题解决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关于乡土生活的一束束灵...
专题
首部网络经济蓝皮书 《中国IP与网红经济发展报告》 出版发行
2022-09-08
《中国IP与网红经济发展报告》(网络经济蓝皮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的主编是华东理工大学于炜教授、浙江省文创产业规划与技术评估中心主任陈浩教授,中国财经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长三角》杂志社副总编赵毅作序言。该书是目前国内比较全面总结中国网红经济发展现状的文集。据于炜主编介绍:编纂整个蓝皮书的初衷和意义是在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状态下认真研讨、总结互联网经济网红现象及其所带之网红产品、及所...
专题
初心不改锚定外宣使命 以书为媒传播时代强音
2022-09-08
文/陆彩荣,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一、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出版业加速做大、加快发展的辉煌十年,我国出版业的规模、数量、品种、效益乃至质量、体量、发展水平、影响力指标等都有了长足进步,出版大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十年,是对外出版奋发前行的辉煌十年。中国出版业与世界同行的联系、合作、协作得到大力增强,多边双边出版合作机制、渠道、模式纷纷呈现,主...
专题
非遗筑梦 燃情冬奥——苏绣非遗传承人姚琴华团队完成冬奥赛服绣制
2022-09-08
花样滑冰无疑是冬奥赛场上最具美感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北京第24届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决赛中,中国双人滑组合彭程、金杨完美而深情的演绎了“用所有报答爱”,点燃全场。他们身上的中国风“战袍”,同样备受瞩目。双人滑组合彭程、金杨彭程身着缀以水墨牡丹的白裙与金杨的一袭中国红相互呼应,服装在图案上采用了苏绣技艺,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这精美的苏绣作品则来自苏绣非遗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
专题
技逐前沿 艺弄潮头 ——记陈富强的陶瓷技艺
2022-09-08
文/邓凯1982年的仲秋,陶都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的校园里伴随着新生报到的脚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来了一位脸上透露着稚气,眼中扑闪着光华,脑门秀亮着机灵,眉头洋溢着喜悦,气宇谦恭质朴,充满青春芳华的少年。他就是度过苦寒怀揣着全地区中考前十名成绩来此求学的陈富强。亚里士多德说的:“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也是陈富强的天性,四年的求学生涯,他在张志安、任敷孟等老师的培养下,努力地向书本学知识,勤奋地...
专题
江苏青年书法家章仪来书法篆刻展 暨作品学术研讨会在泰安举行
2022-09-08
11月27日,泰岱·艺苑——泰安市美术家系列推介展第五期“有凤来仪——章仪来书法篆刻临创展”开幕式暨作品研讨交流会顺利举办。汉字是书法长河源远流长的载体,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章仪来擅作汉隶,早年师事津门大家龚望弟子赵永昌、赵子玉父子,长年浸淫汉碑,喜用长锋羊毫作书,书作结体高古险峻,字面姿纵雄强,此次展出作品虽为临古之作,但在形神、古今、离合等关系的处理上,无不...
专题
郑滋洁:继承传统工艺,创新未来之美
2022-09-08
作者:芹岄第一次到郑滋洁的工作室是暗暗震惊的。那时是秋天,风清气爽,他邀请我去顶层的茶台喝茶——用一整套自己打的银器茶具:随形的原木茶台上铺着柿染的布席,光影莹洁的银荷叶上,托着透明的玻璃茶杯,茶从锤纹清晰的壶中倾出,伴着跳动的日光落入杯里,那一幕画面,至今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天下午,我们一杯杯喝茶、一件件看他亲手打造的作品,那是一段身未动心已远的旅途:在场的人们一起穿越暖素的手造物时代...
专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国家版权局
国务院新闻办
中国出版集团
韬奋基金会
党建网
人民网
新华网
环球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 中国出版期刊中心
电话:010-68353105
社址:上海市徐汇区长乐路325号
电话:021-54042811
备案号:京ICP备17048322号-2
电话咨询:020-000000
QQ咨询:177488228
微信客服
扫码咨询